你吃的是哪種米…秒懂台灣米飯史!

 

香噴噴的白米飯是台灣人民重要的主食不同的白米品種有其獨特風味及烹調方式,小小的一顆米粒裡其實暗藏許多玄機!
平常吃的米,大致有三種:粳米、秈米及糯米,前兩種更通俗的說法是蓬萊米和在來米。這幾種米在外觀、風味及料理方法上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性。
蓬萊米(或稱粳米) 外觀短圓,口感香Q,是台灣食用米大宗,一般拿來煮成白飯、粥和壽司米。在來米(或稱秈米)則長得比較瘦長,烹煮後粒粒分明,口感偏乾,在台灣大多磨成米漿做成加工品,例如蘿蔔糕、碗粿等,不過在來米是南亞、東南亞地區主要食用米。另外糯米則分成米粒較短的圓糯(粳糯),適合釀酒、製成湯圓、麻糬、草仔粿等,以及細長形的長糯(秈糯),多用在包粽子、米糕、油飯、珍珠丸子等。
另外一提的是,其實台灣蓬萊米一開始是從日本引進的品種,經過重重的改良,成為適應台灣的氣候及土地的特有品種。追溯到清朝時期,台灣的稻米品種非常多,但大多是「在來米」種類的稻米,之後因甲午戰爭戰敗,日本統治台灣,為種出符合日本人口味的稻米,因此從日本引進的「中村」品種,經過改良並可大量種植,並獲得當時的總督以「蓬萊米」之名,作為在台灣栽培改良的新品種名稱,開啟台灣蓬萊米時代。 

 

直到現在,台灣不管哪種米,經過相當多的育種學家的努力,以及消費者追求精緻口感趨勢,都已經很好吃囉!